清涧县2019年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目录

[索引号] 11610830016092915Y/2019-00015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清涧县信访局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清涧县信访局2019年部门综合预算信息公开
清涧县信访局2019年部门综合预算信息公开
时间:2019-11-09
来源: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清涧县信访局2019年部门综合预算说明

一、  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

  (二)负责处理人民群众和境外人士给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来信,接待个人和集体来县委、县政府上访;保证信访渠道畅通;及时、准确地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反映来信中提出的重要建议、意见和问题;综合分析信访信息和形势,开展调查研究,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制定有关方针和建议。

  (三)承办上级及有关单位和新闻单位转给县党政领导的人民来信和来访接待工作。

  (四)承办上级单位及领导同志转办、交办的信访案件,向同级和下级单位交办、信访案件,提出处理建议,督促检查重要信访案件的处理和落实。

  (五)协调处理县级部门之间、乡镇之间以及跨地域信访案件;参与查处不宜向下交办的案件;协调处理群众上访和异常、突发事件;检查、协调县级部门及乡镇信访工作。

  (六)指导全县信访业务工作;制定有关信访工作的政策,检查督促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组织交流信访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并掌握全县信访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组织全县信访干部的培训,加强信访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

  (七)对各乡镇、各部门受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全县信访工作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访信息,掌握其变化规律,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省、市有关部门。

  (八)承担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人民来信、来访和接待处理工作,保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管理信访档案,保守信访机密、向人民群众提供有关信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

  (十)承办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2019年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县信访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为引领,深入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队伍建设,努力建成与“强富美高”新启东相适应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

1.拓宽优化群众信访渠道。继续优化完善“阳光信访”信息系统,进一步整合网上信访受理平台,持续优化信访结构,推进网上信访建设,形成“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工作模式。

2.深入推进领导接访。深入开展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面对面解决群众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施领导精准约访,做到约访对象有选择,约访前有方案,约访后有结论、有反馈,提高为信访群众解决问题的效率。落实领导包案接访工作制度,主要领导每月一次接访,其他领导每天轮值窗口接待,各级党政领导共同参与,统一思想,齐抓共管。

3.开展依法分类处理工作。适应机构改革中市级机关部门职能调整的变化,进一步强化分类处理意识,健全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机制,完善分流机制,推行会商制度,做到依法分类处理有入口、走得通、可操作,确保依法分类处理的案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确保群众的合理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继续推进权益保障卡应发尽发,规范“依法、文明、有序、逐级”的信访秩序。

二、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办理

1.信访初访办理规范化。坚持强化信访初访受理,认真落实“五步工作法”办理制度,完善信访初访办理和及时解决机制,狠抓程序办理规范、实体处理规范,群众满意度提升,进一步强化首接首办责任,切实把好信访初访“第一道关口”,提高信访初访一次性办结率,防止“初转重、信转访”,以信访初访办理规范化提升办理实效。

2.信访业务办理标准化。学习贯彻省政府信访局信访业务标准化规范,全面推进信、访、网、电、督查督办和复查业务标准化建设,细化到业务办理每一个环节。加强信访业务培训,加强督查、加强考核,确保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运行、环环相扣、运转有序、严谨规范,不断提升信访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3.进京访事项办理精准化。严格落实“一清三定”工作要求,所有越级进京访事项一律按照“一清三定”要求办理,必须做到综合报告清、定化解方案、定帮扶措施,定已化解事项承诺书,并将“一清三定”所有材料录入阳光信访信息系统,促进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依规处理,切实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三、持续推动“事要解决”

1.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坚持源头预防,落实好矛盾纠纷大排查机制,重点关注集资融资、房地产、农业农村、环保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按照既治标又治本的要求,切实推动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及时控制,信访问题妥善化解,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稳控。加强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分类研究解决办法,做好各方利益协调,防止出现大规模聚集。

2.攻坚疑难复杂问题。完善化解工作机制,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包案、部门主办责任,落实“一案一班”工作制度,建立“一案一档”工作台账,完善“一案一册”化解方案。对“三跨三分离”案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勇于担当,积极协调,主动化解,集中资源和力量从源头上进行系统化解、精准化解,努力形成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格局。

3. 开展“阳光评议”活动。根据《启东市公开评议信访事项实施办法(试行)》,全面开展信访事项阳光评议“千人百案”活动,通过组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律师、老干部代表的评议团队、确定评议范围、规范评议程序、强化结果应用,以更加透明、公开的方式处理信访事项,努力化解一批信访问题,钝化一批突出矛盾,帮扶一批困难群众。

四、继续压降越级信访

1.完善应急处置规范。加强与综治、维稳、公安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工作对接,运用好政法工作资源,切实增强劝返接回等处置工作效率,杜绝滞留倒流。坚持预案先行,着眼各种风险和隐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防止在重要时期发生大规模群体事件和个人极端行为。

2.强化属地稳控责任。切实抓好源头防范,密切关注重点群体和人员,协调各方做好吸附稳控工作。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对进京非访逐案分析研究,逐案明确解决方案,逐案落实化解责任。及时解决进京非访的稳控工作。

3.努力做好重大活动保障。突出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完善源头防控、应急处置、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信访信息“零报告”制度,全力做好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和突出风险期间的信访服务保障工作。

五、坚决打击违法上访

1.规范训诫。继续完善非正常上访联动处置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好《关于2017年度开展依法处置进京滋事扰序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对进京赴省越级访、集访的教育处置规范》,规范训诫程序。

2.收集证据。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注重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加强与政法部门协调配合,对恶意进京非访重访人员、以上访为名扰序滋事者,有针对性地加强证据的收集、固定、积累工作。

3.依法打击。继续落实好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关于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对违法上访行为,特别是对挑唆、串联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公、检、法等部门要坚决依法打击、毫不手软,坚决遏制“以闹求解决,以访谋私利”等不正常现象。

六、加大信访宣传力度

1.信访主题宣传。运用报刊杂志、电视专栏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手段深入宣讲、解读信访法律法规和诉访分离、网上信访、依法逐级走访等规定,树立保护合理合法上访、控制无理无序上访、打击违法违规上访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畅通、有序、规范、和谐的信访秩序。

2.典型案件宣传。树立事迹感人的先进人物,通过事迹报道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信访干部支持和投身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对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形成震慑,营造“合理诉求坚决支持、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的社会氛围。

3.宣传舆论引导。定期分析研判,提高信访舆情监测、处置和研究水平,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和依法处置能力,妥善处置信访舆情。加强信访法制宣传,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

七、加大基层考核力度

1.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减少问题积累、矛盾上行,将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市、镇、村层层签订信访工作责任状,推动责任落实。

2.坚持督查问责制度。发挥市信访联席办指挥协调、考核督办、业务指导等作用,推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常态化的督查问责机制,对因决策不当、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信访问题或造成矛盾激化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追究机制,树立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鲜明导向,实行失职失责典型问题通报制度。

3.发挥考核指挥导向。科学合理设置考评体系,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好的表扬、对差的通报批评,对发生极端事件、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继续建立信访维稳责任保证金制度,根据信访工作好差实施奖惩。

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强化政治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管党治党的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提升全市信访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质量。

2.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具体办法》、市委《实施办法》,坚决纠正信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不作为、慢作为,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问题,强化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以优良的纪律作风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3.强化业务素质建设。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突出政策法规和信访业务,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提高信访干部履职能力。围绕信、访、网专题业务,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提高信访干部办信、接访、处理疑难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只有本部门的部门预算1个,无下设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1

清涧县信访局(本级)一级预算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清涧县信访局是行政单位,经费是全额拨款。

截止2019年,本单位共有编制15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制8人。内含领导职数7个,内设机构数1个

实有人员19人,其中行政人员7人,事业人员5,退休人员3人,协理员4人。

五、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及资产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单位所属预算单位没有车辆,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1套(远程信访视频会议)。2019年单位预算不安排购置车辆情况;不安排购置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

六、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说明

2019年本单位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3343千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当年拨款0万元。

七、2019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9年预算总收入3343千元,其中财政拨款3343千元;预算总支出3343千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支出和维护单位正常运行的开支,其中基本支出人员经费1232千元,公用经费2111千元,相比2018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减少79千元,公用支出增加1830万元,主要是事业费用中专项信访经费的增加。

(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19年财政拨款为3343千元,其中财政拨款为3343千元,预算支出为3343千元,相比2018年有所增加1751千元,主要是事业费用中专项信访经费的增加。

(三)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清涧县信访局201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3343千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343千元,相比2018年有所增加1751千元,主要是事业费用中专项信访经费的增加。

2、支出按功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3343千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43千元,包括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3343千元(人员经费1232千元,公用经费2111千元),用于信访事务3343千元,与上年相比有所增加1751千元,主要是事业费用中专项信访经费的增加。

3、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3343千元。其中基本支出3343千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232千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111千元,其中专项业务经费1600千元。与上年相比,人员工资减少79千元,公用支出增加1751元,较去年增加1830千元,主要是事业费用中专项信访经费的增加。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

(六)“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

2019年无“三公”经费预算,同比无增减。    

(七)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19年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预算经费运行,统筹兼顾、以收定支,合理安排预算经费收支,公用经费2111千元,安排如下:办公费60千元,印刷30千元,咨询费40千元,水费5千元,邮电费15千元,差旅191千元,维修维护费50千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30千元,零星办公设备购置50千元,信息网络维护及软件更新40千元,委托业务费1600千元。相比去年有所增加,主要是事业费用中的专项信访经费的增加。

(八)政府采购情况。

 本部门2019年无政府采购预算,并已公开空表。

(九)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3、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清涧县信访局  

2019年7 月 2 日

附件清涧县信访局2019年部门预算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