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30727371363L/2018-03051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高杰村镇人民政府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
高杰村镇人民政府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2、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好镇村发展规划,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指导农民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发展集约经营。落实强农惠农措施,确保农民受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
3、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负责本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做好防灾减灾、“五保”供养、优抚安置、低保、扶贫救济、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救助工作。发展农村老龄服务。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农村各项事业共同发展。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的服务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4、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和宗教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协助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劳动监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5、推动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指导村民自治、完善民主议事制度,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引导农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6、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做好典型示范引导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配套服务。
7、做好镇人大、群团、国防教育、兵役、民兵等工作。
8、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8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总揽全局”两个重点,围绕“宜居宜游、富美高镇”总目标。突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力、项目带动、生态立镇、实干兴镇,奋力追赶超越,推进乡村振兴,力争2020年够格达到全面小康。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培育三大产业新动能
一是加快优质红枣、小杂粮、山地苹果、药材种植基地发展,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适度扩张规模,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依托我镇红枣产业优势,大力实施红枣低产园改造,提升我镇红枣产量和品质。加强镇企合作,助力红枣产业开发。以木家山村为试点,进一步探索发展药材种植。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中低产田改造,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以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力争到今年底,高杰村现代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科技引领效应日益凸显,园区规模持续扩大,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是加快绿色养殖产业发展,打造绿色生态肉蛋示范镇。依托我镇绿色生态优势,坚持“规模适度、绿色散养、自然生长”原则,以发展土鸡蛋、绿地肉牛羊为重点,打造合作社养殖带动、大户养殖引领、散户散养补充等模式。加大农户技能培训,鼓励养殖户树立励志创业的志向,逐步实现由供原材料、供产品向供商品、创品牌转变。
三是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建设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发展旅游业,把健康等产业植入旅游业,发展全新旅游业态,以旅游业催生三产服务业转型升级。依托我镇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创建旅游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以五大旅游板块(民俗乡情、峡谷景观、地质研学,红色人文,传统村落)为重点,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开发和景点建设,打造东区最佳旅游目的地。重点加快建设高家洼北国风光景区、袁家沟毛泽东旧居、鱼儿峁水利风景区、黄河大桥观景台四大宜游园区。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道路建设,优化旅游线路,形成全域旅游体系,形成“一日游”的旅游精品线路。创新发展农业农村特色旅游,依托清涧老区资源发展红色文化游,依托高杰村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特色休闲观光游,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沿黄公路建成休闲观光产业带。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大黄河”旅游格局,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农旅融合等融合发展,力争到2019年,打造1个3A级景区,年吸引30万人次游客,旅游消费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将我镇打造成清涧县东区最佳旅游目的地。
(二)构筑追赶超越新高地
一是打造“一带一路”关键点。积极融入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苏陕协作,加快清扬融合发展。坚持镇级领导带头,紧盯知名企业和实力强的投资商,围绕镇区、园区、特色小村,全力以赴招项目、引资金、促合作,招引投资大、占地少、产出高的好项目。紧盯国家投资政策,策划一批水利、农业、交通运输、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卫生、生态建设等项目。现代物流、新兴产业等方面,策划包装一批PPP项目,打造电商新高地把产业农户与镇外的千家万户链接起来。
二是找准乡村发展着力点。始终把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招商方式,甩开思想包袱,推动镇企联合,着力引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坚持项目建设领导包联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靠前指挥,主动过问,切实解决好各类“卡脖子”问题。加大督查力度,倒排任务,强化考核,奖优罚劣,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深入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惩“三乱”行为,维护投资者权益。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水平,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
三是抢占人才制高点。以建设创新型高镇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健全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技术交易、公共咨询、知识产权应用等专业化服务。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研发,鼓励合作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创业便利化。
(三)激发决胜小康新活力
一是建设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发展,遵循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业为基、以人为本的原则,紧扣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努力把农村建成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持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成立农村执法大队,严管违章违规建房,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倡导农村新风尚。抢抓革命老区和国家重点镇等政策机遇,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古镇、生态重镇、旅游名镇、产业强镇。实施集镇提升改造,对道路、供排水进行综合改造,加快通村公路拓宽工程建设,使农村路网更加完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让农民向市民一样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二是打造宜居村镇。按照“形态美镇、业态兴镇、文态活镇、生态优镇”的思路,拉大乡村框架,完善乡村功能,提升乡村品位,把小镇、美村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生活区,把我镇建设成为清涧东区中心镇。在遵循县级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实施“东扩、南优”战略,东部建设沿黄旅游长廊,主动与山西邻县融合;南部建设两河口写生基地,结合古贤水库建设,打造古渡新区,打造东区休闲度假新名片。深入开展全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突出抓好清扫保洁、综合执法、村民教育等工作,提高村镇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产业,充分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抓好高杰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项目、李家崖鬼方遗址保护,新建一批具有鲜明印记的文化地标和文化景观。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谋红利。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将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放管服”改革,完善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深化行政管理、行政审批等体制机制改革,实行“马上就办和限时办结”工作机制,打造优质服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供需双侧发力,拓展有效需求,扩大优质供给,推动发展转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后坪村为试点,大力推进“三变改革”,逐步引导农户转变观念,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加快教育综合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教育发展共同体,均衡资源配置,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行区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四)共建保障共享新生活
一是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是脱贫攻坚,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细化措施,夯实责任,围绕“六个精准”,聚焦“八个一批”,以“四率一度”全面提升,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脱贫举措务实创新为抓手,不断强化扶贫意识、拓宽扶贫思路、落实扶贫项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探索多样造血扶贫产业,通过“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致富能人+贫困户”“包联单位+基地+贫困户”“园区+贫困户”“乡村旅游+贫困户”“光伏产业+贫困户”等产业脱贫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加快推进2个移民安置社区建设,强化搬迁配套措施,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发产业,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同时,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扶贫模式,构建各方参与、合力攻坚新格局。
二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以教育卫生设施建设为抓手拉动民生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控辍保学措施,改善办学条件,坚持为困难学子“送教上门”。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合理配置乡医疗资源,打造一批知名村医、特色卫生室。坚持把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高标准的医疗水平,聚集人气,拉动消费,助推发展。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化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就业制度,推进残疾人、社会慈善、社会福利等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民计民生。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严格落实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更加关爱妇女儿童、失独家庭、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严守“三条底线”,落实“三个明确”,规范信访秩序。扎实开展约访下访活动,积极化解信访难题。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拓展扶贫领域纠纷调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快依法治区进程。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非法集资、涉毒涉恶等违法犯罪活动,打造平安高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彰显高镇黄河延岸新形象
一是打造生态名片。坚持绿色发展思路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严格落实生态红线,构筑以高家洼塬区、鱼儿峁园区、沿黄公路段为主体的绿色安全生态体系。加快高镇大地园林化工程,以交通沿线、集镇村庄、河流沟塘、荒山荒坡为重点,三年栽树100万棵,使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在荒山荒沟生态脆弱区,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绿化造林,封山育林,使林业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实施袁家沟绿化提升工程、交通干线绿化工程,建设绿色生态长廊100公里,10个绿色家园示范村。加强无定河河流综合整治,推进沋河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营造绿水环境。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五化”工程,所有行政村达到清洁村标准,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标杆村、最美乡村道路。力争到2019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富美高镇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打造精神名片。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深入开展高镇标杆道德模范评选、“万条家训进万家”等活动,着重发现和挖掘普通群众中的闪光点,宣传好群众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中、省、市、县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合作,把我镇经济建设的作为宣传出去,把我镇的发展商机和美好前景宣传出去,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实施镇公共文化中心等项目,着力推进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优秀文化,创建高镇特色文化活动品牌。让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导文化消费,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全区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在集镇区建设多功能健身中心、休闲康体中心,打造沿黄体育健身公园、北国风光生态公园和蛇曲地质主题公园。
三是打造党建名片。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利用党校教育阵地,大规模培训教育干部,提升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落实好“三项机制”,坚持用“二十字”标准选人用人,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夯实各级党组织党建主体责任。强化非公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严格落实镇干部驻镇、村干部坐班以及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坚定不移惩贪治腐。健全村级巡察工作制度,紧盯管人、管钱、管工程等重点领域,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当前应重点抓好村“三委”换届工作,确保换出好班子、换出精气神;确保换届后的班子承担的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三、党委、政府基本情况
编制数39人,实有人数40人,离退休人数11人,长期聘用人数30人,实有车辆2辆。
四、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依据及测算说明
2018年收入预算689.4万元,支出预算689.4万元。工资福利支出354.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69.2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05.3万元,项目支出60万元。工资福利主要是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工资福利标准,按2017年底在册人员进行测算填报;日常公用经费根据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需要测算填报。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一是根据2018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结合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年度目标考核指标,考虑到全镇财力状况和物价上涨等因素进行测算。二是围绕全镇信访维稳、新农保、农村养老保险、新合疗、村卫生室、文化事业等工作经费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测算。
清涧县高杰村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