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3001609227XP/2022-00479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清涧县财政局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清涧县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草案 |
一、全县财政公共预算安排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2022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预计与2021年实绩持平,为890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747万元。以“三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预算编制顺序和原则。切实解决当前财政工作中存在的收入减少、支出增长、保障平衡、债务风险防控中的问题。在财源培植、收入征管、向上争取、风险防控、协调保障、精细管理、资金监管方面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总体部署,收入、支出上要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做好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继续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合理整合涉农资金。
具体为:
(一)全县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安排
税收收入完成3570万元,其中:增值税完成1650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435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40万元;
资源税完成4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350万元;房产税完成280万元;印花税完成90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30万元;车船税完成90万元;土地增值税完成150万元;契税完成190万元;耕地占用税完成20万元;
非税收入完成5330万元,其中:专项收入完成229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260万元;罚没收入完成119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55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000万元;其他收入40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账:2022年地方财政收入8900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1539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84585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1852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5101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6424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1097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300万元、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收入925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收入671万元、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入443万元、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6057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310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666万元、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2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6108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088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50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120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101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8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265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497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71万元、调入资金450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642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279万元,可安排财力为322004万元。
(二)支出安排。按照“三保”以及“六稳”、“六保”政策要求,在保证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基本民生保障的同时,安排资金用于县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全县共安排支出322004万元。
根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具体安排为:一般公共服务48366.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7384.5万元、教育支出30490.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69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4131.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77.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3363万元、节能环保128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356.9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3171.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072.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565.8万元、自然资源气象等事务10217.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0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30.7万元、预备费30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341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0.1万元、其他支出12332.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96064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2488万元、调出资金109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721万元、上解支出35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789.9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
2022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42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40400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800万元,调入资金1090万元,上年结余17212万元,政府性基金可安排财力为73702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
2022年全县共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73580万元,根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具体安排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中旅游发展基金支出4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2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912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567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522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932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支出710万元。调出资金4500万元。年终结余122万元。
(五)个人支出方面:
1、对全县全额预算单位的在职人员工资、津补贴(按政策未上卡)、协理员工资、独生子女费、福利费、降温费、取暖费、六十年代精减人员工资、七十年代临时人员补贴,均由单位发放。
2、差额单位人员的工资、实行单位统一发放,遗属补助全额预算,在职人员的工资按不同比例由财政预算拨付,单位发放。卫生系统分别以不同比例预算。乡(镇)医院暂按全额预算,县医院以工资总额80%、中医院以工资总额85%预算;电影中心以工资总额50%预算;原清涧宾馆职工以工资总额的70%预算,由政府办代发;基层兽医站暂按全额预算;全县行政村干部补贴:400人以下的行政村,村干部按照4人发放补贴,“一肩挑”人员每月1800元,其余3人每人每月1000元;400人至1499人的行政村村干部原则上按照5人发放补贴。其中,400人至699人的行政村“一肩挑”人员每月2400元、700人至999人每月2600元、1000人至1499人每月2800元,其他村干部补贴原则上按照行政村“一肩挑”人员50%发放;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村干部原则上按照7人发放补贴,“一肩挑”人员每月3000元,其余6人每人每月1500元。
(六)商品和服务支出:
1、事业费的安排: 根据各部门的业务情况和国家政策要求进行安排;根据各镇、便民服务中心、部门、单位的党建发展情况,分别按党建和纪检经费8万元、5万元予以安排,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全县330个行政村,人口少于1000人的村每村每年办公经费为2万元,人口超过1000(含1000)人的村每村每年办公经费为2.5万元。以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以及基层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2、公用经费:①差额单位不安排公用经费。②公检法司原则按照上级要求标准,公安年人均2.5万元;司法年人均1.5万元预算。同时按照部门职能行使、结合当年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③行政机关原则按照基数4万元,10人以内年人均2000元;超过10人、不足20人的部分年人均500元、超过20人部分年人均300元预算。同时按照部门职能行使、结合当年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④直属事业单位原则按照基数3万元10人以内年人均1500元;超过10人、不足20人的部分年人均300元、超过20人部分年人均200元预算。同时按照单位职能行使、结合当年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⑤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原则按照10人以内年人均2000元;超过10人、不足20人的部分年人均1000元、超过20人部分年人均500元预算。同时按照单位职能行使、结合当年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⑥乡镇(办事处)、街道办原则按照基数6万元,10人以内年人均2000元;超过10人、不足20人的部分年人均1000元、超过20人部分年人均400元预算。同时按照职能行使、结合当年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
3、在安排教育部门转移支付支出时,在去年基础上保持原比例不变;在安排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转移支付支出时在去年基础上保持原比例不变。
4、会议费:只安排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召开的一二类会议支出。实行食宿费定额预算,专户管理,公杂费部门包干的办法。其他部门及专业会议,财政一律不安排经费,其标准应按县上规定执行。
5、安排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除教育、卫健部门按100%安排外,其余部门、单位按收入的70%安排,剩余30%由财政统筹安排。
6、其他支出:根据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酌情预算安排。
二、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一是培植壮大地方财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本县资源优势,下大力气抓好财源建设。二是严格依法征管,通过重点税源调查,摸清底数,确保税款征收到位,实现应收尽收。三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与省市财政对接,将我县财政困难及时向上级反映,争取财力性补助;同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获取更多的专项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
进一步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突出保障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将财政资金投向“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发展领域,全力保障县委县政府重点任务落实到位;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和乡村振兴等重大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做好过渡期政策衔接,推动“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重点支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异地搬迁等后续扶持政策落实,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深化“财政云”改革,继续按照全省“财政云”统一部署,积极创新,及时化解改革中的难题,努力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工作目标。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和评价,管控好资产资金,严格规范支出,切实防范风险。四是继续优化我县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改革,逐步扩大单位采购自主权,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推行政府采购监管从过程控制为主转向绩效管理为主。
2022年,全县经济发展形势仍复杂严峻,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财政运行面临的压力巨大。但在国家实施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们将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努力建设四个清涧、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应有的力量!
附注:
一、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说明
清涧县2022年不单独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已公开空表。
二、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说明
清涧县2022年不单独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已公开空表。
三、2022年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逐步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2022年,我县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部署,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是按照市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清涧县财政绩效评价暂行办法》、《清涧县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清涧县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清涧县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部门(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办法》、《清涧县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办法》、《清涧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专家管理办法》等制度。
二是绩效评估管理中预算单位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事前绩效评估,包括预算申报表、反馈意见表,事前绩效评估纳入项目库和申报预算依据。
三是绩效目标管理中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编制覆盖范围达100%,开展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的预算部门实现全覆盖。年初预算编制阶段,财政部门开展绩效目标审核工作,绩效目标与年初预算同步批复下达,绩效目标与预算追加调整事项同步批复下达,预算批复及追加均有批复文件。初步形成了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监控绩效目标、事后项目单位自评及财政局进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的管理模式。
四是实现了绩效监控管理范围全覆盖,确保按时间节点,对标对表推动财政资金监控工作,充分发挥绩效监控的规范、纠偏和警示作用。
五是重点绩效评价管理中财政局逐年开展财政支出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本着“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严谨规范,自评为主”的原则,按照“资金量较大、代表性较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要求选择支出项目。评价方式:(1)项目单位自评价:各项目单位为自评价工作责任主体,对项目支出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绩效自我评价,并向财政局提交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并将绩效自评报告提交财政局。(2)财政部门再评价:在项目单位自评价的基础上,财政局选择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开展财政再评价,提出评审意见,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六是评价结果应用方面财政局根据绩效评价报告将评价结果及整改通知反馈到被评价单位,督促项目单位进行整改,并提供整改报告。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管理完善挂钩机制,且实际有运用。
总的来看,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一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缺乏系统的培训,各业务股室工作的人员以及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业务人员的知识储备还难以适应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要求。
二是结果应用有待加强。结果应用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但目前评价结果应用范围较小,使得绩效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功能。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增加评价项目数量,提升评价资金数额的比重,并完善各股室内部协调工作制度。
二是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加大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和各部门单位熟悉认知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内涵、重要意义及工作流程,提高绩效评价的社会认可度。组织开展专门的绩效管理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绩效管理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是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完善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评价结果优秀及良好的项目,在安排该部门其他项目资金时予以优先考虑;对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对该部门的其他项目资金从紧考虑,并加强项目前期论证、综合分析,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可行性和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从而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四、2021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
截止2021年底我县政府性一般债务资金余额48991万元,上级下达我县一般债务限额52952万元,一般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截止2021年底全县政府性专项债务资金余额为42700万元,上级下达我县专项债务限额42985万元,专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五、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2022 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支出50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3.4%。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 0 万元,公务接待费22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2.6%;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7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3.8%(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93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3.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2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4.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