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30727371363L/2025-00443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清涧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一、强化政策供给,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24年,我县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54亿元,增速5%;固定资产投资44.9亿元,增速8.9%;规上工业总产值21.98亿元,增速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7亿元,增速6.6%;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379元、15677元,增速5.1%、7.2%。全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巩固衔接成果,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投入巩衔资金2.14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就业创业等项目316个。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重点村5个。全县3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1.8万户常住农户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推进32个村整村改厕,新建卫生厕所1505座。提升安全饮水394处、危房改造196户,创建“四好农村路”70公里。各镇组建物业保障服务队伍,村级成立物业服务理事会,购置垃圾清运车4辆、抽粪车13辆、垃圾箱597个,全面加强水、电、路等后续管护工作。
持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紧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目标,持续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创业带动扶持、技工教育赋能、职业培训提升、人才智力支撑、社会保险保障等措施,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一是制定出台《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业帮扶工作计划》《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就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等文件。二是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稳定家庭收入”的易地扶贫搬迁“零就业”脱贫劳动力和弱劳力、半劳力等对象,开发公益性岗位53个。三是按照搬迁人口培训意愿,集中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45人。四是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加强同县内外企业对接联系,有效推动易地搬迁人口实现就业增收,2024年有劳动力的易地搬迁户1276户2582人,实现就业1276户2250人,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至少1户1人就业目标。
全面深化扬清协作。印发《清涧县2024年扬清协作工作要点的通知》,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扬清协作工作各1次,召开扬清协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工作推进会议1次,召开“四项行动”专题安排部署会1次。完成党政代表团到东部地区访问,召开高层联席会议2次,签订《2024年扬清协作工作协议书》等意向合作协议15个。我县2024年度省级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安排项目5个,带动农村人口333人(其中脱贫人口220人)增收。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7期,培训农村劳动力303人。组织清涧县三人行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主要销售红枣、蜂蜜、小杂粮、挂面等特色产品,完成消费帮扶金额5133.59万元。新增落地项目1个(清涧县“饭菜合一”预制菜项目),完成投资3555万元。双方互派2名党政干部进行挂职交流,互派34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举办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培训班2期,培训101人。社会帮扶资金和物资合计225万元。
三、扩大有效投资,促成项目早日落地
有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了第三污水处理厂、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等20个市级、67个县级重点项目。
全面落实争资争项工作。2024年我县申报专项债券项目2批36个,总投资32.17亿元,申请专项债券资金18.99亿元,4个项目通过评审,共发行专项债券资金1.32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19个,总投资11.84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7.69亿元,下达资金7823万元。争取到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7个,下达资金18464万元;申报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两批22个,总投资11.20亿元,申报资金6.66亿元,下达资金3900万元。申报贷款贴息项目2批4个,2个项目已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入库。申报第一批南部县产业振兴项目17个,年度投资7.85亿元,到位专项资金2.05亿元;第二批申报项目12个,到位专项资金795万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努力打造“清快办、不见面”的营商环境,从加快项目落地、提升政务效能等多方面入手,多举措夯实部门责任,二手房不动产登记联动过户、工改平台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等重点工作取得突出进展,县域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有效调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税务局“预警+递进+顾问”税收监管新模式、县法院“深化诉源治理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分别获评全市第二名、第三名,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清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召开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推进会14次。建立全县5亿元以上代办项目库,确保一个人跑到底、一个人抓到底。设立司法服务超市,强化诉讼服务功能。推行政务服务“一次一评”,强化服务差评整改,通过深查细看“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协同联动、实地检验“大厅之外无审批”政务服务改革、跟踪督导“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服务,全力打造“清快办”政务服务品牌。我县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全市靠前。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共签约预制菜、固态电池等招商引资项目18个,总引资额达86.02亿元。
四、优化产业体系,促进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亩,实施旱作节水农业1.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50.67万亩,粮食产量达10.7万吨。改造红枣低产园9000亩,嫁接酸枣1.6万亩,新建红枣进出口加工厂1座,清涧酸枣仁纳入同仁堂供货目录。新栽中药材2.8万亩,嫁接红梅杏8000亩。绿色养殖发展成效显著。邢家沟万头黑牛养殖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带动散户养殖黑牛1400头,在西安建成“清涧黑牛”火锅、“和牛铁板烧”体验店各1家。中国农科院生猪产业专家站挂牌成立,推出黑猪油、黑猪肉酱等深加工产品,与大润发、中粮等商超建立供销关系,黑毛土猪预制菜生产线投入运营,形成产业闭环。工业产业取得新突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8%。为企业争取上级奖补资金1.5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507户,增长19.7%。红枣、粉条由原来的“小作坊”转变为标准化加工、市场化运营,形成了产业闭环。宏祥公司积极与陕西泽瑞进出口公司合作,在双庙建立有机红枣基地1685亩,为其代加工沿黄两岸红枣,年出口量达200余吨,产值180多万元。西部粮仓到日本参加有关外贸洽谈对接活动,签订意向采购协议300万元。服务业节节攀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7亿元,增长6.6%。组织30户商户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组织6户限上商超、餐饮企业参加电子消费券活动,举办第二届“清涧名小吃”美食大赛,多措并举刺激消费市场。文化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坚持以人生影视城、路遥文化产业园、北国风光3个景区为引领,持续打造路遥文学旅游带、沿黄生态旅游带、影视拍摄旅游带3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人生影视城“影视+旅游”模式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人生影视城被评为省级非遗特色示范街区,获批陕西省影视拍摄基地,累计引进28部影视剧取景拍摄。全年接待游客达103万人次,旅游业产值1.2亿元。北国风光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清涧县寨沟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颁奖典礼暨清涧县路遥文学村开放仪式在清举办,来自全国各地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小戏《十女从军》在“陕西省第十届小戏小品展演”中荣获剧目奖、作曲奖和导演奖,《人生之路》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五、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
完成农机厂二期、北大街棚户区改造,近年来累计完成40个老旧小区50栋旧楼改造。完成城区旱厕改造25座。建成南坪口袋公园和路遥文化公园。划定道路沿线停车位888个,新建新能源车充电桩88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72个,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难和充电难问题。完成沥青路面提升改造4.15公里。完成城区主干道地下管网改造,改造13条巷道地下雨污分流管网,有效改善了道路通行条件和排水系统。延伸天然气管道35公里,延伸供热管网5公里。新建蓄水池8座,延伸改造供水管网28公里,县城储备用水增加至5.3万方,我县城区供水的12个水源地达标率为100%。投资2250万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完成电网升级改造项目55个。
六、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屏障
实施清涧河、红旗沟、东沟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治理清涧河沿线粉条加工作坊、石材厂废水。新建拦沙坝28座,改造淤地坝42座。建成建制镇污水处理站5个,垃圾填埋场1座。完成绿化造林16万亩。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6天,较去年增加15天。连续4年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中位列全市第一方阵,在全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七、着力民生保障,共享和谐稳定
用好折生阳教育奖励基金,表彰奖励4个先进集体、64名先进个人。创建学前教育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一类园2所。中考普高上线543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41人。完成县医院住院楼主体建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共派驻40名资深专家来县医院开展技术帮扶,江苏省中医院派驻3名专家到县中医院坐诊。“养育未来”农村托育服务模式在全市推广。建成农村社区23个,改造幸福院27个,102个农村幸福院正常运营,解决了2700多名老年人就餐难题。新纳入低保1536人、特困供养61人,救助突发困难户7416人次,发放救助保障资金890万元,发放平价煤5896.8吨,帮助3110户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城镇新增就业165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96个。“清涧枣乡人”获评全市唯一省级劳务品牌。办成新能源公交车更换、城区旱厕改水厕等“10件民生实事”。扎实开展19个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省市交办督办的31件信访案件全部化解。电信诈骗、盗窃案件和醉酒驾驶三类多发案件全面下降,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创历史新高。成功侦破了跨境网络赌博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