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

[索引号] 11610830727371363L/2025-00465 [ 主题分类 ] 教育
[ 发布机构 ]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5-04-21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清政办发〔2025〕20号
[ 名 称 ]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涧县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涧县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5-05-22
来源: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清涧县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1日

清涧县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陕教〔2017〕85号)、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榆政办发〔2017〕110号)和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榆办字〔2024〕40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结合我县社区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战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全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发展的广度,深化社区教育发展内涵,努力构建目标开放、项目实用、受众广泛、特色凸显的社区教育,助力提升居民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清涧新篇章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以服务学习型社会为宗旨,以提高社区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养和职业技能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乡镇、学习型村组(社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家庭建设,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的社区教育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个人和社区全面发展。2025年启动社区教育工作,建设县级社区教育学院,开展各镇(办)社区教育调研摸底工作;2026年启动各镇(办)社区教育学校建设试点工作;2027年全面推进各镇(办)社区教育学校建设;2028年建成30个社区教育示范点,培养30名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2029年建成100个社区教育学习点,培养100名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2030年形成覆盖全县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三、工作举措

1.完成社区教育体系建设。对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标准,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顺畅、经费投入到位、保障措施有力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制定社区教育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社区特点、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确保社区教育学院、学校和学习点有序运行、取得实效。

2.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推进学习型乡镇(街道)、村组(社区)、机关、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学习型组织占比逐年提高。培育多元社区教育主体,鼓励和引导辖区居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活动小组等学习共同体,激发社区教育活力。培养宣传“百姓学习之星”,展示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成果,着力打造“终身学习活动品牌”,营造人人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3.推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对辖区居民年龄结构、家庭收入、受教育水平及个人爱好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在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课程,丰富教学方式内容。充分挖掘县域自然风光、考古发现、红色历史、民俗民风、文化景观、文化遗产、特色美食、主导产业等资源优势,面向不同群体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继续教育与全民学习活动,开展有特色的观光游学活动,逐步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4.加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选聘教体系统热爱社区教育、适合社区教育的教师充实到社区教育学院,使社区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社区教育兼职教师人才库,统筹有一技之长的各行各业在职人员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党员等组建成立一支门类齐全、教学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全力开展社区教育和各类培训活动。建立志愿者教师队伍,与专兼职教师形成互补。

5.建立社区老年继续教育体系。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结合社区发展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老年大学等资源进行共享,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联合开展营养与保健、艺术与体育、手工与园艺、文化知识、书法、职业训练以及退休生活适应等具有社区特色的老年课程与活动,丰富老年人群精神文化生活。

6.加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强化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将社区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统一调度起来,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设立家庭教育课堂,定期开展家长教育大讲堂、家长教育沙龙等活动,邀请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解决孩子教育等问题。鼓励中小学、幼儿园委派教师进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作用,建立社区德育基地,定期举办“争做优秀青少年”“扶老助残献爱心”等评选活动,采取观影、交流互动等形式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努力使社区教育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纽带。

7.优化农村居民教育服务培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资源共享,提升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供给水平。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进社区活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生活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发改科技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全县社区教育工作,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在县继续教育中心设立清涧县社区教育学院,负责制定实施社区教育推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各镇(办)设立社区教育学校,负责对本辖区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管理;在各村组(社区)设立社区教育学习点,为辖区群众提供社区教育服务。

2.落实经费保障。结合社区教育发展需要,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社区教育发展,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增加相应投入。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的办法,建立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强化督导检查。教体部门要建立社区教育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机制,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我县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