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今,陕西燃气集团作为下廿里铺镇韩家硷村派驻帮扶单位,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达400余万元。在此期间,为韩家硷村新建光伏发电站1座、粉条加工厂1座、葡萄种植基地30余亩、山羊养殖场1座、现代农业机械1套、小杂粮加工厂1座和清涧县建设生猪养殖场1座形成七大支柱产业,目前所有项目运行良好,每年为村集体创收近15万元。
一、以奖代补盘活“庭院经济+主导产业”
考虑到村集体经济的稳固发展,2024年驻村工作队以促进个户增收为目标,结合县、镇总体要求,将实施主导产业全覆盖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在村所有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向单位争取15万元,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让所有在家农户宜种宜养,自由选择发展红梅杏、酸枣、黑毛土猪、黑牛等县主导特色产业,在院内闲置空地发展瓜果蔬菜种植、土鸡养殖等“庭院”产业。奖补规定:发展种植每亩补贴500元,养殖黑猪每头补贴1000元,养殖土鸡补贴20元,按要求发展的庭院每块不高于200元。通过这种“以奖代补”的方式,彻底解决了农户种养殖的启动资金,促进全村农户(有劳力、弱劳力、无劳力)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进行发展,实现农户“短中长”期全有增收。奖补成效明显,2024年庭院补助74户14800元,黑猪补助65头65000元,土鸡补助480只9600元,年底累计收入售卖瓜果蔬菜8000元,黑猪18万元,土鸡1.2万元,土鸡蛋3000元。农户户均增收近4000元。并且在山上新发展红梅杏、酸枣200亩。这个模式的实施,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农户的参与热情,实现无劳力、弱劳力从“站着看”到“参与干”的转变,形成了“人人想干、户户争奖”的良好氛围。
同时,村主任韩万俊开直播售卖村里土特产(鲜红枣、高粱、小米等),去年销售达到32万元。他需要的就是农村的“稀缺货”,庭院经济的土鸡、土鸡蛋等农产品,既丰富了他的货源,并且农户不出村就能得到实惠,还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道德评议树新风
2024年9月,韩家硷村驻村工作队按照下廿里铺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相关要求,开展韩家硷村2024年度道德评议和美丽庭院评选表彰大会。通过前期由镇包村干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组成的考核组逐户走访,从个人品德、房前屋后卫生、庭院经济发展情况等5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为村民大会提供初定名单,经大会表决,评选出2户拴正人家,5户庭院经济示范户,17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另外会议现场通过村民自荐、推选等方式,表决评选出16名好婆婆,好媳妇等道德模范,会后按照评选类别为大家发放了电热锅、电饼铛、电热水壶、暖壶等实用物品。同时,对此次评比的落选户也进行了激励,发放了铁锹、大扫帚等清洁用品,鼓励他们提升人居环境。
通过此次表彰,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户,发挥好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庭院美”助推“乡村美”“户增收”,全面掀起共建共享和美乡村新热潮。
三、教育帮扶助振兴
驻村工作队按照下廿里铺镇关于教育帮扶总体要求,组织开展“2024年韩家硷村大学生金秋助学暨书香润童心,圆梦微心愿”捐赠活动。向7位大学生,每位捐赠1000元助学金,大学生家长分享教育培养孩子方法技巧,我们为30多个小学生精心挑选含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名人传记等近500本图书,满足了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阅读微心愿。此次活动是陕西燃气集团以教育帮扶为手段,10年来持续做到对小学生到大学生的资助有序衔接。
四、为民办事践初心
第一书记李成成经常替群众算经济账,比如村民去县城理发一次5元,但来回交通费就得30元,这个支出对农民是很高的。为解决村民的“头”等大事,他专门购买了理发工具,成立义剪志愿队,免费为群众理发,成为融入群众的突破口,拉近了干群关系。另外驻村工作队利用己长,帮助村民维修故障家用电器,调试电视和卫星锅,帮助老年人进行养老保险年检,合疗缴纳,微信清理缓存,购买商品退换货、手机充值缴纳电费等便民服务,把小事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五、聚力治理暖民心
按照下廿里铺镇关于“千万工程”总体要求,有力有效提升人居环境,第一书记李成成向单位争取5万元,在村内建立3个垃圾集中收集站。并为所有在村农户配发垃圾桶,引导广大村民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和生活陋习,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垃圾乱倒、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差等问题,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驻村工作队创新举办“迎中秋,敬老人,话团圆”、“尊老爱幼,情暖重阳”、“ 情暖端午节,粽香幸福院”等主题活动,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邀请村内老人到幸福院聚餐,吃蛋糕、粽子、饺子和月饼,让大家分享自己年轻时奋斗的故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幸福和谐的节日氛围,也能够在欢声笑语中化解群众平日里的一些小矛盾,同时在全村树立起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
作为一名6年的驻村老兵,第一书记李成成经历了脱贫攻坚、疫情管控、巩衔过渡三个重要阶段,见证了在新时代下农村的点滴变化,农业科技化的进步,农民收获的喜悦,并这样说道:“我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有同事经常问他,“在农村待这6年值得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非常值得。当你能真正与农民融为一体,想群众之所想,尽己之所能,看到群众的笑容,争取到的项目得以落地,惠民措施得以享受等美好事情的发生,内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幸福,希望与在乡村振兴工作的一线同志们同频共振,共同享受在乡村建设的这段美好时光。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