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清涧 / 民俗风情 >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清涧 / 民俗风情 

    非遗|清涧道情

    发布时间:2023-08-23 10:21:37 来源: 清涧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作者: 责任编辑:

    清涧道情有曲艺性和戏剧性两种形态,既可在舞台上演出大型剧目,又可在田间地头、家庭院落即兴演唱;既可化装彩唱,又可便衣清唱,在群众中普及度很广。清涧是“道情戏曲”的故乡,全县几乎村村都会唱道情,绝大多数清涧人都能不同程度地吟唱。

    2004年,清涧县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道情之乡”;2008年,“清涧道情”被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情艺人白明理成功申报“清涧道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清涧县(清涧道情)荣获“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9年,道情音乐家郝震川成功申报“清涧道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县现有“清涧道情”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5名、县级传承人37名。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清涧道情”曾多次被邀登上全国曲艺交流会、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昌黎民歌会、西洽会等活动舞台,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年来,清涧县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多措并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清涧县文旅局、文化馆组织了一批具备一定文史知识、音乐素养的人员,踏访“道情窝子”,通过摄像、录音、文字记录等方式,将各种原汁原味腔调、曲牌及代表性唱段进行了分类搜集、整理、归档。成立榆林市清涧道情研究会、清涧县道情音乐协会,开展清涧道情演唱、培训、比赛和基础理论研究、音乐本体研究,县文化馆多次举办道情演唱培训班,开展道情进校园、进社区推广活动,在全县建立了重点道情文化生态保护区、传习所等,并对286名道情老艺人实行重点保护。


    打印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

    承办/维护: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12-5212001  邮编:718399

    地址:清涧县秀延街道办人民路7号

    陕ICP备16016347号

    网站标识码 6108300001

    陕公网安备 6108300200010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