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清涧 / 家乡骄子 >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清涧 / 家乡骄子 

    满门忠烈、子承父志、忠魂铸剑--白浩然

    发布时间:2025-05-20 09:05:50 来源: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责任编辑:


    白浩然,男,汉族,1919年7月出生,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人。

    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白浩然同志是革命烈士子弟,父亲是陕北早期的共产党员,著名的革命烈士“清涧三白之一的”白自强,他从小受到父亲革命思想的教育,很早就接受了革命理论知识的学习。1934年父亲被国民党杀害后,他跟随其伯父辗转来到西安在西安二中读书,并在学习期间参加了革命工作。七七事变后他被选派前往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2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白浩然受晋西北区党委指派到静乐县任青年救国会静乐五县办事处主任(静乐文史(第十一辑)之五十九——静乐篇(57)),一直活动在老静三区杜家村、石寨则、煤洞沟一带,与时任静乐县青救会秘书苏里(后名朱川原辽宁省副省长)一起组织领导了静乐县的青救会工作。1941年调晋绥党校学习,1943年调晋绥公安总局工作,从此开启了他半生的公安工作生涯,直到日本投降。1946年1月返回静乐任静宁县公安局长,是年6、7月静宁县撤销,白浩然参与了静乐、静宁两县合并工作,任静乐县公安局长,直到1948年7月调任晋绥六专署公安分局局长。

    1949年西安解放他途经家门未能回乡安葬母亲(这也是他终身的遗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急速西安参加了军事接管西安伪警察局的工作,随后被任命为西安市公安局一分局(后为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的首任分局长。

    1950年成都解放,他还未来得及卸下戎装就接到选调令跟随赵方(原晋绥公安总局局长)先期随军南下接管了成都伪警察局成立了成都市军管会公安处(四川省公安厅的前身),先后被任命为成都市军管会公安处四室主任、眉山地委公安处首任处长。在眉山任职期间他夜以继日的主持了剿匪和镇压反革命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也是被公安部选调进京的条件之一)。

    1953年为了加强外宾的警卫工作公安部决定在八局下面设立第四处,即外宾警卫处。白浩然奉调进京被任命为公安部八局四处首任处长(因处长肖高未到任)。公安部八局四处的成立标志着外宾警卫工作机构的正式形成和警卫工作的正规化。在此期间他出色圆满的完成了党和国家在重要外事活动中对外国元首及国家领导人的警卫工作并受到国家领导及部领导的赞许。

    1956年在中央高级党校学习、1958年国家为发展核工业成立了第二机械工业部(赵尔陆上将、宋任穷上将先后任部长)为此国务院、军委、中组部从全国、全军、国务院各部委选调了大批的干部,白浩然同时也被选调到二机部先后任二机部保密处首任处长(当时苏联专家团要求二机部成立专业的保密机构并派出了保密专家)、二机部第五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二机部情报所办公室主任、1972-1983年白浩然同志来到二机部北京第三研究所(后改名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先后任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所长职务。

    公安工作被毛主席称之为革命的宝剑(毛主席和斯诺的谈话),核武器乃是国门重器。白浩然同志参加革命70余年,为革命铸剑、为国门重器竭心尽力,无怨无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为党做出了贡献。

    2020年7月29日原核工业部北京第三研究所(现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所长、党委副书记白浩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101岁(老红军享受国家正部级医疗待遇)。


    打印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

    承办/维护: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12-5212001  邮编:718399

    地址:清涧县秀延街道办人民路7号

    陕ICP备16016347号

    网站标识码 6108300001

    陕公网安备 6108300200010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