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振齐(1926~2010),清涧县石嘴驿镇石嘴驿村人。9岁就跟着父亲在饭铺看门、打杂。他勤快好学,12岁就可独自掌厨。他发现俗称“千层饼”的清涧传统烙饼,虽然比一般饼子要好些,但不仅做工粗糙,而且层次薄厚不均,比较坚硬,就产生了提升烙饼品质的想法。经过在选择面粉、烫面水温、抹油分量、擀制成型、调料配置、烙制火候等方面反复地试验,终于成功制作出色泽金黄透亮、层次分明、薄如蝉翼、筋道而柔软、口感焦脆、令人满口生津的烙饼。1956年,贺振齐加入公私合营石嘴驿供销食堂。他的烙饼绝活儿,为供销社赢得经久不衰的经济效益。很快石嘴驿贺振齐烙饼出了名。西包(西安一包头)公路客货司机慕名停车,点名要吃贺师傅的烙饼。贺振齐成为西包公路的名人,当时搭便车难于登天的群众,通过他就可“走后门”搭便车。1972年,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到九里山考察,吃了贺师傅烙饼羊肉粉汤,赞不绝口。拉着贺振齐的手说:“我当了几十年的兵,走南闯北,就没吃过这么好的烙饼。”并问他愿不愿去兰州军区做饭。贺振齐说:“老老小小一大家子,哪能走得了啊!”司令员也只好作罢。此后,贺振齐烙饼滚雪球一样迅速传开。他被先后调入县城国营食堂、岔口国营食堂任厨师班班长。烙饼制作也成为食堂品牌面点。省、地、县领导来清涧视察,贺振齐烙饼是少不了的招待美餐。改革开放后,贺振齐退休,在镇上办了个小饭馆。此时,人们的商品意识增强,上门求艺者络绎不绝。贺师傅来者不拒,悉心传艺,不收分文,教出的徒弟不计其数。经过众口相传,“石嘴驿贺振齐烙饼”变成了“清涧烙饼”这个范围更广的地域名称。清涧烙饼馆也遍及了陕晋宁蒙各个大中城市和各个县城,包茂高速、青银高速、210国道等交通枢纽站点。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