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法治政府建设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法治政府建设 

    中共清涧县委 清涧县人民政府关于清涧县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01 22:40:19 来源: 清涧县司法局 作者: 责任编辑:

    市委、市政府: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清涧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具体要求,以“三个年”活动为牵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清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清涧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我县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通过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专题学习,切实增强做好法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推进法治工作现代化。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重点,作为领导干部述法和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干部轮训的必选课程,并在干部任用前举行法治考试。同时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分值为12分,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效能的强大动力。

    (二)严格履行党政领导干部职责。严格落实《清涧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召开了清涧县2023年度县委书记点评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对全县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点评,并安排部署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各行业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法治建设新格局。

    (三)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一是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次性建成投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县综治中心安排政法、公检法司、信访等部门派员入驻,整合法院诉前调解中心职能,设立速裁法庭,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和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二是综治视联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21年仅有的5条到目前的263条,实现了县、镇(办、中心)100%全覆盖,村(社区)覆盖率达80%左右,圆满完成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四)充分发挥法治政府职能作用。一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持续创新审批模式,深入开展推进“大厅之外无审批”专项行动,目前全县35个部门和单位的1942项政务服务事项及165名工作人员,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初步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办理“所有事”的目标。同时,探索并实行“审管分离、审管联动”工作机制,向监管部门互动推送审批和监管函31份,共涉及2671件办结事项,初步实现“审管分离、审管联动”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二是全面提升审批服务。统筹部署县级各部门乡镇三级热线终端,积极承办榆林市“12345”热线中心交办的各类工单,畅通市民诉求“最后一公里”。2023年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便民事项122317件,按时办结率为100%,共受理、转办群众反映问题2421件,办结率为100%,好评率89.87%。

    (五)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深化体制改革。规范镇(办、中心)行政执法机构设置,整合执法力量,建立“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考评工作,紧紧围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案件的评查、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和行政执法证件“红黄绿”牌动态管理规定落实情况等重点内容,对各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三是开展行政执法证换证工作,2023年共换证257人,审批新申领执法证涉15个单位107人。

    (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是健全行政复议体制。共审查审理行政复议案14件,结案12件,答复市政府审理清涧县政府行政复议案1件,切实提高了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全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二是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全县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严格落实《关于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主动出庭应诉,遵守请假制度,不断增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发生行政应诉案8件、人民法院审结7件,其中出庭审理7件、书面审理1件,出庭率100%。人民法院裁判维持调解3件,确认违法赔偿4件。三是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制度。拓宽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领域,在10多个行业专业领域设立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5个,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不断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机制,有效缓减法院审判压力。全县共排查各类纠纷案件248件,调处成功239件,调处成功率96.4%。

    (七)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活动。一是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按照制定的《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八五”普法规划任务分解方案》要求,把普法工作任务分解到36个责任单位,明确工作时限和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并深入推进,确保“八五”普法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二是精心组织宣传活动。成立普法宣讲团,开展了清涧县“强化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稳定保平安·依法治县促和谐”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和平安建设暨“九率一度”宣传活动,将普法宣传延伸到社区、农村、学校、家庭、网络等各领域。累计开展法治宣传80余次,发表宣传稿件100余篇,张贴宣传标语40余条,出动宣传车辆80余次,法治教育普及率达97%。三是精准开展普法教育。录制完成普法微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同时,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创建了6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治建设还不够均衡。部分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避重就轻的现象仍然存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比较缓慢,还不够均衡。

    (二)政务服务还不够精准。政务网站部分信息内容缺乏有效整合,信息公开有时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在线办事功能还比较薄弱,政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普法质效还不够突出。普法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宣传方式创新性不足,部分群众的法治观念仍需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实事求是、扭住关键,切实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以工作的努力度换取人民的满意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一)大力开展示范创建。对标对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指标体系,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限、任务、责任人。同时,深入调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力争2024年创建成功“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二)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以双驱工程(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法治督察)为抓手,实施镇(办、中心)法治政府建设强基工程,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三调”工作机制。实施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加大政府门户网站资金投入,以“服务政府中心工作、贴近群众实际需求”为原则,强化信息公开、政民互动、网上办事三大功能。

    (三)切实抓好“关键少数”。狠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落实,进一步夯实党政主要责任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制度,把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核,作为评价党政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作用发挥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参考,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

    (四)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大力推行“法律明白人”“一村一顾问”,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优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推动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应驻尽驻”,确保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拓宽调解领域、加强服务引导,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不断丰富普法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办好法治宣传栏目,深入开展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等系列活动,通过“主场活动+主题日活动+专题活动”的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分专题、分阶段开展法治宣传,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知晓率,推动清涧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 中共清涧县委  
    • 清涧县人民政府
    • 2024年4月1日 
    打印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

    承办/维护: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12-5212001  邮编:718399

    地址:清涧县秀延街道办人民路7号

    陕ICP备16016347号

    网站标识码 6108300001

    陕公网安备 61083002000109 号